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本院要闻 > 正文
本院要闻

【检护民生】琼浆汲取处,“古泉”展新颜——一份检察建议发出后……

时间:2024-08-02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伴着盛夏的第一缕阳光,秦安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在回访中看到,位于县城南隅的兴国镇村坪沟里碧草茵茵,绿树枝上晨鸟啼鸣,排洪渠内流水潺潺,晨练的人们踏着新修的水泥路,步履轻盈,“老虎穴”旁的取水处,居民拿着一只只自备接水容器,正在从修葺一新的“老虎穴”接满一桶桶山泉水开始了一天的新生活……



 

   眼前,村坪沟内这令人心旷神怡、舒适整洁的环境,还得从一份诉前检察建议说起……

   2023年,秦安县检察院从“公益诉讼随手拍”平台中发现,有网民反映兴国镇村坪沟内垃圾遍地,“老虎穴”取水处周围脏乱不堪。经检察官现场调查核实发现,村坪沟内有“滴水檐”、“老虎穴”等自然景观,发源于老虎穴的“可泉”,据明嘉靖《秦安志》和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等史料记载,分别将“可泉膏沃”列为秦安县“十二咏”之一和秦安县八景之一,由此可见,发源于“老虎穴”的“可泉”,自古以来是村民灌溉、饮用的水源地,其水冬夏不涸,清冽甘甜,冬温夏凉,水质极佳,是目前秦安县境内为数不多,延续至今仍在使用的纯天然饮用水水源地之一。附近还有秦安名人明朝中丞胡缵宗幼时读书、晚年著书立说的“可泉寺”等历来为人们游览观光的天然打卡胜地,但沿途垃圾遍地,杂草纵生,用于取水处的塑料管平铺在地上与丢弃的塑料袋混在一起,泉水四处横溢,路面泥泞不堪,既影响环境之美,也影响原有水质。


  

  针对上述情况,秦安县检察院依法向相关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对老虎穴取水处和村坪沟沿途的各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并因地制宜对水源地进行科学管护。相关部门积极回应,与检察机关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组织人员动用挖掘机对各类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设立了宣传标识,确定专人进行了日常管护。

  检察官在回访中发现,结合“滴水檐”、“老虎穴”、“可泉寺”等自然人文景观的打造,相关部门对途径村坪沟的道路进行了拓宽硬化,新修了排洪渠,撂荒地种植了果树,特别是对“老虎穴”附近的山坡用石块修砌加固后,将取水口移至地势开阔处,出水口与排洪沟相连,既方便了村民取水,又保持了周边环境整洁,成为保护“舌尖上的安全”,“检护民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写照。

  时下,村坪沟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老虎穴旁细流涓涓、泉水叮咚。取水之人来往穿梭,周边居民伴泉而居,好一派其乐融融……


 

关闭

智能悬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