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露霞
鞋子,对每个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有好几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虽然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富人,但也都过得去,从来没想过会没有衣服穿,没有鞋子穿,但在读了小鞋子后,我似乎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故事开头小男孩阿里放学后穿梭在闹市中,他的年龄大概也就七、八岁,他很匆忙,妹妹的鞋子在老汉那里修理,他拿上修理好的鞋子后去买马铃薯,将妹妹的鞋子放在了商店外面的架子上,但他在买东西的时候却让人印象深刻,打听完价钱后就去挑旁边小一些的,因为便宜,当时就觉得他很懂事,接着买好东西后一路奔跑,却将妹妹的鞋子落在了店外,阿里想起来再次去找时鞋子已经被别人捡走,他很伤心,回到家后也不敢告诉父母自己弄丢了妹妹的鞋子。我读到这里很不解,那双鞋子已经很破旧了,丢了应该没关系,不知道他为何如此难过,可慢慢的往后读,就能深刻的体会到阿里的良苦用心。
他不想给本已贫困的家庭增加负担,不想让自己身体虚弱的母亲再添愁丝,阿里只是一个读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的心智却已被贫苦磨砺的成熟,也让人反思如果自己身处他的环境,自己会选择哪一个。
妹妹在这部电影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她从开始有些不懂事的埋怨哥哥到后来的渐渐理解,很好的诠释了成长的意义。成长并不是外贸或者行为举止的成熟,真正的成熟更体现在内心,而只是在一个一年级学生的妹妹身上,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也是一种成长。
回到阿里的身上,他从头到尾都背负着责任,把妹妹的鞋子弄丢不敢告诉父母,认为自己弄丢了妹妹的鞋子就必须让妹妹有鞋子上学,于是就为等妹妹几乎天天迟到,就算多次被学校勒令退学,他也没有说出真正的原因,这是他对家庭的一种责任。到后来跟父亲带他去打工,父亲总有些瑟瑟发抖而阿里却毫不畏惧,也应时这种责任促使他成长,我们恰恰缺少这种责任。
长跑比赛——故事的高潮,阿里纯属是为了比赛第三名的奖品,也就是一双鞋,他只是为了满足妹妹的心愿,这种信念支撑他一直跑到最后,中途摔倒只不过是一个励志的插曲,最后他凭着坚强的意志赢得了比赛,他赢得了冠军,尽管冠军的奖品更丰富,头衔更响亮,但他只是想让妹妹穿着鞋子去上学。得到的更多,如果没有你想要的又有什么意义呢。
缓慢的节奏,用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打动读者,阿里和妹妹奔跑或者妹妹带着哥哥去找回自己鞋子的时候发现捡到鞋子的家庭并不比自己的家庭富裕是,选择了默默的离开,描绘出孩子们的天真善良,如同生活在白云彼端的天使,如此真实普通的故事,像白开水一样滋润了我的心。一个简单、平凡的故事却能深深地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