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5年1月5日在秦安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秦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春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建议。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县人民检察院在县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县政府、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自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以检察工作现代化全方位服务保障秦安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紧扣中心大局,以检察作为护航经济发展
始终坚持与秦安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紧扣“强县域”行动,以法治力量主动服务保障秦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从严从快惩治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批捕5人,起诉5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行动,起诉涉恶势力犯罪42人。持续加大金融犯罪打击力度,起诉12人。始终保持对网络犯罪高压严惩态势,起诉诈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赌博等犯罪113人。
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要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以法治之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依法惩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21人;依法惩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犯罪,起诉42人。加大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力度,开展“千人进万企”活动,走访企业46家,帮助纾忧解困。与县工商联成立“检联商会”工作站,举办法规培训会2次。
坚决筑牢绿色生态屏障。积极参与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办理生态环保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0件。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向未全面履行葫芦河部分河道防洪安全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5份,以检察之力共护一方碧水、河流安澜。
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捕率19.78%,不诉率19.18%;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92.95%,着力减少对抗、增进和谐。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成刑事和解13件。深化诉源治理,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1件。坚决贯彻党中央反腐败决策部署,不断加强与监委的衔接配合,凝聚反腐合力,提前介入监委调查案件4件,提起公诉5人。
二、坚持人民至上,以检察情怀增进民生福祉
始终坚持检察为民根本属性,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民生实事,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多举措用法助推乡村振兴。立足检察工作实际,充分履行检察职能,严厉打击破坏农村稳定、侵犯农民权益等涉农领域违法犯罪,批捕45人,起诉111人。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一线主力军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检察智慧与力量。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深入魏店镇关爱对象家中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努力提升特殊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多层次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对涉罪未成年人宽容不纵容,依法不捕3人、不诉4人,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人。加强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办理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2件,民事支持起诉5件。督促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倒查追责5件,开展亲职教育196次,提供帮教193次。发出督促监护令14份,督促和引导未成年人监护人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加强法治宣传,开展以“快乐过暑期,安全不放假”为主题的直播普法活动,被检察日报、法治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小禾苗”未检工作室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未检优质品牌。
多领域守护人民美好生活。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起诉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4件。聚焦食药、社保、环保等民生热点,办理“检护食药质量,保障舌尖安全”“古泉环境整治”“餐饮店外挂油烟机整治”等涉民生实事案件30件。积极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对6名因案致贫被害人家属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21万元。加大弱势群体司法保护力度,办理民事支持起诉案件25件,涉及金额48万余元。
多维度回应群众涉检诉求。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窗口”作用,受理来信来访160件次,均做到了“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推进“四大检察”听证全覆盖,开展检察听证70次,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充分发挥“暖馨枫检”为民服务窗口,与县综治中心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聚焦法律监督,以检察履职维护公平正义
始终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检察履职办案的价值追求。
刑事检察向更优升级。全面加强对刑事立案、侦查、审判、执行活动的监督,受理审查逮捕案件57件92人,一审公诉案件211件457人,批准逮捕47件73人,起诉157件301人。持续加强“两项监督”,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件,撤案4件,纠正漏诉3人;发出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4份。依法监督审判活动,提出纠正审判活动违法2件,对1件刑事判决认定事实有误、适用法律不当案件提出抗诉,监督效能大幅提升。强化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36份,开展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2件。在西川镇政府设立秦安县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检察室,实现对社区矫正活动全方位、立体化监督。
民事检察向更强推进。办理各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36件。强化对民事生效裁判的监督,办理的婚约财产纠纷检察监督案,向审判机关发出再审检察建议,有效助推了县域内涉婚约彩礼标准的统一认定。加大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提出检察建议2件,对1件涉案未执结标的200余万元的案件促成分期给付和解协议。坚持法律监督与尊重法院公正司法、维护司法权威并重的理念,依法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2件。持续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全面监督,提出审判程序违法监督检察建议2件。
行政检察向更实深化。发挥行政检察在促进依法行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依法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向相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3件,促进行政机关改进工作、完善制度,从源头上减少同类案件发生。加强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提出检察建议2件,督促相关部门规范办理行政非诉执行案件。接住、接好行刑反向衔接,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协作配合,推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闭环、无缝对接。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20件,防止当罚不罚。
公益诉讼向更好拓展。认真履行“公共利益代表”职责,立案公益诉讼案件48件,发出检察建议32件,诉前整改率100%,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开展奶畜养殖业、豆腐小作坊专项监督,发出检察建议13件,办案成效被中国新闻网、法治甘肃网等多家媒体以《检察监督让豆腐小作坊走上法治轨道》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不断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在县消防救援大队设立公益诉讼检察官联络办公室。
四、持续深化改革,以检察智慧释放创新活力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检察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稳妥推进检察改革,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激发检察活力。
检察改革驱动高效能管理。深入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精研一体抓实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新课题,引导检察人员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遵循司法规律,持续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入额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51件,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7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检委会会议制度,检委会学习14次,讨论案件18件。持续深化案件质量评查,通过“人工+智能”同向发力,共评查各类案件47件,守牢案件质量底线。强化案件全流程监控,发出《流程监控通知书》5份,口头提醒76次,印发《业务数据质量监管通报》2期,有效提升办案质效。
理念破冰引领高质效办案。与时俱进深化法律监督理念创新,让“三个善于”引领检察办案更契法度、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积极适应犯罪结构变化,完善轻罪治理机制,强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规范化运行,轻微刑事案件实现“快侦、快诉、快审”“一站式”办理,速裁程序适用率48.95%,同比增长6.35个百分点。深化研究分析和科学运用“三个结构比”,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数字检察赋能高水平监督。应用全国优秀法律监督模型10个,发现疑似线索20余条,成案10件。自主创建法律监督模型3个,其中2个入围省检察院平台并被推广应用。开展涉刑公职人员违规享受医保政策、服刑人员违规领取低保金专项监督,通过数字比对向监管部门提出服刑人员违规领取低保金类案监督检察建议,督促追缴服刑人员违规领取低保金13000元。
五、围绕强基固本,以检察担当淬炼过硬队伍
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锲而不舍加强自身建设,锤炼过硬本领,不断夯实检察工作发展根基。
坚决筑牢政治忠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全面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相结合,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交流研讨4次。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主动向县委及政法委、上级检察机关请示报告重大事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涉检舆情监测、研判、处置、报告机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秦安检察抖音号荣获“2024年秦安县优秀政务新媒体账号”。
全面加强从严治检。坚持正风肃纪,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3次,学习违法违纪案件通报5次、警示教育3次。常态化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和“铸忠诚警魂”活动,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主动记录报告重大事项20件。聚焦案件办理、案卡填录、规范执法等开展检务督查2次,督促整改落实,营造规范执法、严肃执纪的良好氛围。
自觉接受监督制约。始终牢记“检察权来自于人民”,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法律监督工作。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检察工作、检察开放日等活动。自觉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参与检察工作149人次,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411条、办理辩护与代理72件,检察履职更加公开透明。全方位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甘肃日报》等中央及省级以上媒体采用秦安检察信息10余篇,秦安检察头条号、抖音号多次荣登“互联网+检察”指数排行榜单,推动检察好声音破层出圈。
着力提升队伍素能。围绕专业化目标,用好“小课堂”,推行“传帮带”,开展业务课堂活动16次,着力破解“本领恐慌”问题。坚持以赛带训,参加各类业务竞赛3次。赴先进县区检察院开展检察业务交流学习35人次,检察人员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这一年,我们坚守为民初心,能动履职尽责,为全县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贡献了检察力量。秦安县人民检察院抖音账号荣获2024年度全国检察新媒体“视频号二十佳”称号,第二检察部被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1名干警荣获“全国检察新媒体运营人员二十佳”,1名干警荣获全省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称号,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人才库”,1名干警被评为“天水政法宣传及网评工作优秀通讯员”,1名干警入选全市检察机关理论研究骨干库,2篇理论文章在法学知名期刊发表,1篇论文获“关中—天水经济区法治论坛”优秀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得益于相关行政司法单位的协助配合,得益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我谨代表县检察院表示衷心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检察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检察环节轻罪治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二是“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还有短板,办理具有典型性检察案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检察改革创新还需加力,数字检察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四是全面从严管党治检还有差距,检察权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此,我们将紧盯不放,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力解决。
2025年工作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强化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守正创新、巩固深化、完善提升,努力在法治轨道上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守护民生、保障善治,以秦安检察工作现代化为高质量建设幸福美好新秦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确保检察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促进政治能力提升。认真落实省市县委和上级检察机关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中共秦安县委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高效落实。大力推进文化强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坚持以服务大局为己任,能动履职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主动服务县委“九大工程”“一地双城三中心”建设,提升检察创新工作成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关切。
坚持以检察办案为抓手,推进融合履职维护司法公正。深化检察工作现代化研究,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推进刑事指控体系、轻罪治理体系、诉讼监督制约体系建设;加大民事检察监督力度,实现有效监督;拓宽行政检察视野,突出工作重点;提升公益诉讼检察精准性和规范性,注重通过诉的确认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完善与法院、公安、司法会商机制,正确处理监督与配合关系。推进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以高水平管理促高质效办案。
坚持以自我革命为牵引,锻造忠诚可靠检察队伍。全面落实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部署,丰富选才、育才、用才、管才方式,提升履职素养和履职能力。深化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提升检察科技水平。坚持不懈提升队伍素能,夯实自身基础。深化全面从严治检,一体推进“三不腐”,持续纠治“四风”,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秦安检察铁军。
锚定秦安振兴,谋划检察发展。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县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决议,守正拓新,实干笃行,奋力走出秦安检察高质量发展新路,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秦安新篇章贡献检察力量!